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
江蘇常熟虞山腳下原有王四酒家,始建于清光緒十三年。光緒帝師翁同龢,常熟人,戊戌政變被貶還鄉,曾在王四酒家品嘗過店里釀制的桂花酒,并揮毫題句“帶經鋤綠草,留露釀黃花”。
抗戰初期,幾位清華教授從長沙去昆明,汽車途經鎮南關,著名哲學家馮友蘭教授手臂觸城墻而骨折。金岳霖后來對馮的女兒說:“當時司機通知大家,要過城門了,不要把手放在車窗外。大家都很快照辦,只有你父親聽了這話,便考慮為什么手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么,其普遍意義和特殊意義是什么。還沒考慮完,已經骨折了。”蓋馮友蘭一輩子所鉆研的問題就是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也。
復旦教授朱維錚,治中國近世歷史文化,逢席必飲。某天在上海社科院開會,會后便宴,主人謙稱招待不周,飯菜簡陋,朱先生面對斟滿的酒杯表示有酒足矣:“我是孔夫子的信徒—惟酒無量。”他把自己聽來不夠入耳的下半句“不及亂”—也就是“別喝醉”,毫不手軟地腰斬了。
陸宗達通過吳承仕先生認識了國學大師黃侃。聽了黃侃幾次課后,陸深為他的學問及治學方法所傾倒,當即去他家拜師。某日,陸午后三時去拜訪,黃侃猶高臥未起。陸便在東廊下站立等候。誰想黃侃一覺睡到將近六時,那時天色已昏,陸仍未離去,黃侃大為感動,從此師生關系更加親密。
哈佛大學選擇校長有一不成文規定,即校長必須是在哈佛大學讀過本科的。1971年博克出任哈佛校長。博克博士畢業于哈佛法學院,但本科是在斯坦福讀的,故而備受爭議。哈佛校監委員會不得不專門授予博克一個榮譽學士學位,使其成為一個“真正”的哈佛人。不過自博克以后,普林斯頓本科畢業的路登庭、麻省理工本科畢業的薩默斯等做哈佛校長時,人們便不再有太多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