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 鄒至莊
鄒至莊
今年11月2日到12月6日我訪問了中國多所大學,包括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中山大學和中山大學內的嶺南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在深圳設立的分校區,以及廈門大學。
活動都是與中國的大學教育有關,首先在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演講;再到香港參加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國際顧問團的會議,討論學院發展的重要問題;又到廣州參加中山大學每年一度的顧問董事會會議,以及到中山大學內的嶺南學院訪問,與該學院的老師和同學交換意見;再往深圳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講學,并考察該校新建后發展的狀況;最后往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和鄒至莊經濟研究中心授課并參加廈大經濟學院舉行的金融學會議。在此期間,我觀察到中國大學教育近年來的進步,也讓我考慮如何能夠進一步改善大學的運作。
自1978年施行經濟體制改革以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是中國政府采納了市場經濟讓中國人民有機會努力工作致富的結果。中國有充分的人力資源,包括企業家,勞工,從事教育和其他職業的民眾。他們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努力工作使中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中國經濟發展的經驗,證明市場經濟運作的效率是極高的。
一所大學與一所私有企業同樣是在社會施行經濟活動的機構。企業的生產有兩種:一種是貨品,另一種是服務。大學生產的服務是教育。一所大學是一個經濟生產的單位,不論是公立或私立,一所大學都會像一家企業那樣照顧自己的利益。一所有聲譽的大學可以引進一流的教授,吸引最好的學生。大學的領導要把學校聲譽提高便要把學校辦好。在互相競爭的環境下,一所大學的領導必須盡力把大學教育辦好。
不論是私立或是公立,一所大學都會自然地照顧本校的利益。如果讓它們處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大學的領導會照顧本校的聲譽與利益,盡力把大學辦好。中國私營企業的運作已經證明了,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每個企業單位的主管會盡力把企業辦好。目前教育部對中國的大學有各種規定,包括學科的建立、每學科的教授與學生的人數等。中國教育部應當讓中國的大學自由競爭,中國的大學必會自動地把學校辦好。中國政府已經容許國有企業有工作活動的自由,讓它們把企業辦好。如果教育部讓中國的大學有同樣的工作活動自由,它們的領導會自動地把大學辦好。
大學的重要活動包括引進高水平的教授和吸收良好的學生。教育部的干部不在學校工作,不可能充分了解大學的情況來決定各種政策,從而影響教授的招聘和學生的取錄。包括各學科的建設與各學科教授和學生的人數等。如果教育部干涉,決定的政策和具體施行必常會發生錯誤。
這幾個月我在中國各地訪問幾所大學,一個常談的話題是教育部決定各大學收取EMBA時需要考試。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不合理的要求,EMBA的學生都是公司的主管,不一定受過大學教育。要求他們考試及格才能攻讀EMBA是不合理的,因此國務院前總理與清華大學管理學院前院長朱镕基建議清華大學有權決定收取EMBA學生的條件,教育部同意了。
后來北京大學也得到同樣的準許。各所大學得到自主權以后,收取EMBA的條件當然是由學校自己決定的。筆者建議是多讓大學有各種活動的自由。這項政策會改善中國大學的各種活動,提高中國人民的教育水平。
(作者系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