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光明日報
當一個民族的文化被外來強勢文化否定時,人們會自覺地進行抵抗,但如果民族的主流文化被從內部消解,又不能及時處理,文化的根基就會慢慢地被肢解。當前,社會上蔓延的“惡搞”主流價值觀、領袖、英雄人物等現象,就很值得我們警惕。
“惡搞”現象對社會的負面影響
“惡搞”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無傷大雅的“惡搞”,作為生活中的潤滑劑無可厚非;另一類則是顛覆傳統篡改歷史的惡搞,甚至是惡搞民族英雄、領袖、“紅色經典”,如果這種“惡搞”成風,必然帶來民族文化認同的危機,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也就難以建立。因為,“惡搞”既有是非不分、黑白顛倒的價值判斷錯誤,也有無視法律、弄虛作假的精神上的墮落,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極大的危害。
“惡搞”首先是對理想信念的顛覆。當英雄人物變成小混混,甚至變成了反面人物時,進步的理想信念就完全被顛覆了。其次是對誠實守信的顛覆。因為誠實守信的美德在“惡搞”那里沒有任何價值,反而弄虛作假非常吸引眼球,有的甚至能夠取得轟動的效應。再次是對良知善心的顛覆。這種惡搞不僅顛覆社會的公序良俗,而且還會帶來對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危機。最后是對勞動創造的顛覆。網絡“惡搞”很多是針對紅色經典,這些紅色經典的文學作品都是作家深入生活,經過艱苦的勞動創造出來的。但是,網絡“惡搞”根本就不尊重作家辛勤勞動的成果,他們隨心所欲地編一編,無需進行艱苦的勞動創造。
“惡搞”會顛覆主流意識形態和價值觀
“惡搞”本質上是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即全盤否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甚至客觀真理,在這里,客觀真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信念、優秀文化傳統成了一個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久而久之,人們對歷史、祖先、領袖、英雄的敬仰與敬畏之心也就隨之失去存在的根基,優秀文化傳統的綿延發展也就成了一場游戲。在我國,“領袖”、“英雄”、“榜樣”曾經是主流社會的話語系統中的基本概念,但今天在一部分人心目中,這些曾經具有嚴肅意義的概念正逐漸被拋棄,留下的是荒誕不經的調侃。在這里,先行者的崇高與超越,殉道者的悲壯與執著,思想界的深沉與睿智好像都失去了價值。
“惡搞”導致文化認同危機的蔓延
惡搞導致對道德規范的摧毀,對主流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顛覆,如不及時制止,任其走得更遠,將會導致對國家民族文化認同的顛覆。
首先,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而且是最深層的基礎。從當前“惡搞”的對象不難看出,惡搞發難的對象首先是我們認同并尊敬的“祖先、宗教、語言、歷史、價值、習俗”。這種顛覆不僅助長了流氓意識的增長以及人性中惡的釋放,一定程度上還帶有詆毀、中傷,這是任何一個民族都必須拒絕和抵制的庸俗、惡俗。
其次,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歷史歲月更迭中不斷積淀形成的,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得以強盛的核心。目前,不少惡搞作品對傳統文化的顛覆,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端蹂躪與踐踏,不僅傷害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情感,更是善惡不分、是非不分的愚昧。這些顛覆隱含著深層的文化信仰危機。
最后,社會的發展需要信仰,需要道德責任感,需要民族文化認同。“惡搞”只會摧毀人們的歷史記憶,顛覆社會的基本價值準則。“惡搞”顛覆的是是非標準,傳播的東西沒有最基本的價值底線,沒有文化所具有的傳承性及教育意義,它有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道德觀。這種現象值得我們高度警惕,不能讓“惡搞”瓦解我們的文化認同。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