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聶義峰
習近平總書記在
什么是“軸心時代”?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1949年出版的《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提出了“軸心時代”這個命題。他認為,世界各個區域的文明經過早期發展之后,形成了三大古典文化中心,即中國、印度、希臘。這三個地區分別發生了非同尋常的文化事件,出現了非凡的文化人物。在中國,孔子、孟子、老子、墨子以及其他諸位思想家、哲學家相繼出現;在印度,婆羅門教的經典《奧義書》等問世,佛教、耆那教等開始創立;在波斯,相傳瑣羅亞斯德創立祆教(拜火教);在今天的巴勒斯坦等地,猶太教先知四處游走,傳經布道;在小亞細亞和希臘,更是賢哲輩出,先有荷馬、赫西俄德,后有以泰勒斯為首的“希臘七賢”,繼而出現了巴門尼德、希羅多德、赫拉克利特、修昔底德、蘇格拉底、德謨克里特、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等等。這是當時世界上文化最發達的三個中心,人類都非常相似地開始意識到自身作為整體的存在,也意識到自身的局限。人類至今依然存在的世界幾大文化模式幾乎同時得以確立。
人類文明精神有哪些重大突破?
“軸心時代”是人類思想大爆炸時期,各個文明中心幾乎同時爆發了一場偉大的思想革命。這些思想的出現,將人類以后幾千年活動的原則確立了下來,如宗教的原則,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原則,人類的本質、意義、地位等等。這次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產生了三種影響深遠的宗教思想,最終形成了三種傳承幾千年的宗教:老子的道家思想,最終形成了中國的道教;釋迦牟尼的輪回思想,最終形成了影響深遠的佛教;瑣羅亞斯德的善惡思想,最終形成了拜火教。二是產生了大量“倫理哲學”,中國的儒家學說就是一種道德哲學;印度《五十奧義書》中也包含大量道德倫理。三是古希臘哲學雖然以理性的自然科學為主,但它關注的重點依然是人,希望把人類的思想從非理性中解脫出來。這些偉大的思想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一直影響著當今世界。
為什么會出現“軸心時代”
人類文明何以在這一時期同時在不同區域取得如此突破性的成就呢?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東西方的學者試圖從不同角度解釋這一歷史文化現象。西方學者曾提出過文化散播說、歷史環境變遷說、個人認知發展模式對比說等,最終形成了被稱之為“文明動力學”的歷史社會學新分支。東方學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形成了一些成果。雖然東西方學者的研究很多,但迄今為止,關于“軸心時代”這一特殊的歷史文化現象發生的緣起因果,仍沒有找到一個令世人普遍接受的解釋。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最為基本的活動,它決定著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式。同時,精神生活對于物質生活與政治生活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怎樣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闡釋“軸心時代”?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應予以考慮。一是人類生產力在這一時期取得了明顯進步,為思想文化的突破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鐵器的普遍使用是“軸心時代”生產力發展的突出標志。世界上最早制造鐵器的,是小亞細亞(今土耳其境內)的赫梯人,時間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約在公元前1000年,古希臘和古羅馬開始普遍使用鐵制的工具和兵器。中國在春秋時期,已經在農業、手工業生產上廣泛使用鐵器。鐵器的廣泛使用,使人類的工具制造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生產力得到極大的提高,社會生產獲得巨大發展,人類歷史產生了深刻變化。二是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生產力提高、社會經濟進步,極大拓展了人類活動的區域和范圍,進而開闊了人類了解、觀察、認識客觀世界的視野,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這一時期的思想家們把人類零散朦朧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也是更高的階段。三是人的解放和發展取得了階段性進步。“軸心時代”正處在早期國家形態向帝國過渡時期,人們逐漸擺脫了早期國家中血緣關系的束縛,開始以個人的形式存在,個人存在的價值,開始可以而且必須由自己來決定,人獲得了自身的一次重大的解放。而當時的世界三大古典文化中心,都處在邦國林立、諸國爭雄的時代。各國之間、邦國內部各種尖銳復雜的矛盾,使得當時“禮崩樂壞”,這種局面打破了先前人們精神穩定平衡的狀態,引發了智者的深度思考。在這些外在的和內在的、物質的和精神的條件共同作用下,“軸心時代”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重大突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