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鄭華
2015年12月12、13日,由國際儒學聯合會指導,國際儒學聯合會教育傳播普及委員會、高雄市道德院、高雄孔孟學會主辦的“恢弘儒道精神,促進社會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高雄市舉行。來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韓國、馬來西亞的國家和地區的儒學、道教專家學者及國學愛好者150余人參加了會議。
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兼儒商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
12日上午,大會在高雄義守大學行政大樓開幕。在大會開幕式上,高雄孔孟學會榮譽理事長方俊吉、道德院院長翁太明、香港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義守大學副校長李樑堅、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理事長牛廷濤、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會長陳啟生等分別致辭。致辭嘉賓分析了當代社會人類所面臨的問題,充分肯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于當代社會和諧發展的積極意義。
。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踐為大會做了:“儒道互補,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指出:儒道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在歷史上就發揮了相互補充、相互推演,共同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的作用。到了今天,儒家文化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仁者愛人”、“以和為貴”、“經世致用”、“世界大同”的思想,道家文化中“清靜無為”、“絕圣棄智”、“自然長生”、“天人和諧”等思想,仍然可以為我們提供重大的精神營養,成為我分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武裝。
此后,大會代表分成三場進行學術研討,分別討論了儒學與儒商、儒學與道德修養、儒道思想與世界和平、道家文化與精神健康等主題。中國實學研究會副會長兼國際儒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副主
13日,大會組織與會代表參加了高雄孔廟、道德院、佛光山等儒釋道三教代表性的文化圣地,也參觀了駁二藝術特區、高香港等現代經濟、文化設施,增加與會學者對于優秀傳統文化及其歷史使命的認識。專家學者對于利用中國優秀文化資源提振世人品德。增進社會和諧具有充分的信心。(文/圖:鄭華)